
十分导读
华强北“接盘”英伟达
观点 · 2025-10-29
“目前,我们已100%退出中国市场!”上周,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这句话刷了屏。他还补充,这是在美国不断加码的出口管制下,英伟达高端AI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跌到了0%。这条新闻,看得我心里冒出四个字:真不容易。中国的AI产业,真不容易。因为算力,是AI时代的水和电。再厉害的模型,如果没有顶级芯片提供的算力去训练和运行,就是无源之水。而英伟达的“断供”,无异于给中国AI产业拉闸断水。所以,整件事的核心矛盾也被无限放大。一边是政策封锁造成的“零供应”,另一边是AI产业爆发的刚需。面对这个难题,有很多中国企业选择自研芯片,比如寒武纪、华为海思、阿里旗下的T-Head等。但是,自研芯片这条路虽然是长期的解法,但是路很难走,很可能要等上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放在眼下,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选择合法渠道里的中低端芯片。但是,它们远远满足不了性能需求。怎么办?这个市场会就这样消失吗?当然不会。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之一,是需求不会消失,只会改变形态继续存在。当一条路被堵死,市场便在需求和政策的夹缝中,悄悄开辟出一条小路,它叫“AI芯片灰产”。简单来说,AI芯片灰产就是,在英伟达高端芯片被美国禁售后,有人通过走私等灰色渠道把芯片运到中国市场。再由华强北提供维修支持,确保芯片持续为中国AI产业提供算力。那么,这条灰产是如何运作的?“接盘”英伟达的为什么是华强北?它又凭什么能给中国AI“续命”呢?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要一点点拆解这个地下产业链的商业闭环。首先,我们来看这个地下市场是怎么从无到有的。3年前,这场技术封锁与反封锁的博弈,刚刚开始。从最初的A100、H100,到“中国特供版”A800、H800,再到游戏显卡RTX4090,美国对出口到中国的高端芯片,进行一轮又一轮的限制。而另一边,中国的AI产业,对算力的需求,正高速爆发。国产大模型、自动驾驶、生物计算……每一条赛道,都在燃烧大量的算力。 查看全文
其它推荐:
-
半小时内,两架军机连续坠毁,美军在南海陷入了无解的困境
国际
· 2025-10-28
-
十五五规划的建议,重点分析
国际
· 2025-10-28
-
千日倒计时,与俄罗斯开战!欧洲对大战有瘾吗?
国际
· 2025-10-28
-
别慌!金价大跌,看懂这三点更重要
市场
· 2025-10-29
-
从五胡乱华到犹太篡美
国际
· 2025-10-27
-
没时间了,黄仁勋先一步抵韩截胡特朗普,要当面聊聊对华芯片出口
国际
· 2025-10-29
-
反击荷兰,中国能否摆脱“进口奶牛冻精”依赖?
国际
· 2025-10-29
-
电磁弹射被批“愚蠢”,美航母要换回蒸汽弹射?
国际
· 2025-10-29
-
好听的难听的,都要说一说
观点
· 2025-10-28
-
战术性底部
观点
· 2025-10-29
-
读史如观镜
观点
· 2025-10-29
-
美国的页岩油之祸!
国际
· 2025-10-29
-
一天内连坠两军机,中国南海真有“结界”?
国际
· 2025-10-28
-
美军具有自我坠毁能力,无需帮忙
国际
· 2025-10-28
-
荷兰强抢安世半导体,英国也盯上了!
国际
· 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