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停火协议有陷阱,春秋笔法太明显,全世界没办法装看不到

国际 · 2025-10-12

2025年10月9日,以色列与哈马斯终于签下停火协议,特朗普得意地宣布“20点和平计划”第一阶段取得成功,称这是“迈向持久和平的第一步”。但如果仔细研读协议,再看两边的表态,恐怕很难不皱眉。这一纸和平文件的春秋笔法太明显了,漏洞一个比一个醒目,全世界都没法装作看不到。一,表面圆满,细节藏刀协议看上去似乎很齐整:停火、撤军、人质交换、人道援助通道全都有。哈马斯同意释放约20名活着的人质及若干遗体,以色列则承诺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囚犯,并逐步撤回到“商定的界线”。美国、卡塔尔、埃及等国出任担保方,听上去一派和平盛景。但“商定线”是哪里?“撤军”是彻底退出还是战术回撤?“担保监督”谁来实施、如何问责?这些关键点,全都被留白。重要条款全都被一笔带过。特朗普的“第一阶段”和平框架看似解了题,其实只是往谈判桌下塞了一堆未爆弹。二,春秋笔法,字句间的政治密码这份协议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它写了什么,而在于它没写什么。“全面撤军”变成“撤回至商定线”,这是一种外交上的经典模糊术——让以色列可以向国内交代“我们没有撤”,又能对外宣称“我们在撤”。哈马斯当然明白这个文字游戏的含义,只是碍于加沙民众困苦,暂时接招。同样的笔法还体现在执行机制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