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德国巴伐利亚,曾经欧洲最强大的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终于迎来了它的终结。爆破专家们用了6吨的炸药,设置了1800个炸点,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两座160米高的冷却塔轰然倒塌。在围观者的欢呼中,德国彻底告别了核能时代。贡德雷明根核电站的毁灭,是德国“环保主义”的胜利,却是德国工业的噩耗。德国选择党主席魏德尔实在是看不下去,在议会怒斥:“这是在拆掉我们国家的骨架!”然而,她的怒吼,无人在意。因为在德国政坛,白左群体占据多数,没人意识到,这种白左思维,正在摧毁德国。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工业曾经冠绝全球,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国工业发达背后,其实是因为德国曾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工科教育体系一方面,德国实行分轨制教育(DualSystem)。小学4年后经过家庭背景、教师评估以及考试,分流至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这个实科中学,类似国内技校,但层级高于国内技校,是可以直升工科大学的,专门培养技术工人和工程师。这么搞,显然是为了把更适合理工科的孩子选拔出来,类似中国的文理分班。另一方面,德国的《高等教育框架法》中,直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应该来满足企业对实践型工科人才的需求。这类大学科研成果尽可能向应用端倾斜,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在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培养出大量的科技与产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连培训都不用培训,直接就能进工厂无缝衔接。就这样,从杜伊斯堡到慕尼黑的理工大学,源源不断地向德国输出着工业人才,最终创造了"德国制造"的神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