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去逛了逛进博会。它的全称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年是第八年了。这个展会有多大?我给你说几个数字,你感受一下: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来了。4108家境外企业,把展馆塞得满满当当。展馆里,浓缩了全世界最近一年的好东西——除了吃的、用的,还有汽车、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和医疗器械。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大量高科技,正在告别表演,争先恐后地“进厂打工”。什么意思?我把我的10个感悟,分享给你。刚进展馆,就和机器人打一架。一进展馆,就看到了一个“机器人擂台”。玩心大发,戴上拳套上台试试。我的对手,是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没错,就是春晚上扭秧歌的那家。但眼前这个机器人的动作,明显比春晚时更丝滑。我摆开架势,对着它胸口就是几拳。说实话,我还收着劲儿,真怕把它打倒了。结果你猜怎么着?他大意了,没有闪。我一收拳,它顺势就倒了。哈哈,我说这纯属碰瓷啊!当然,这是开玩笑。而最让我惊奇的,其实不是它的拳,而是它的平衡能力。打拳的本质不是手,而是能站稳的腿。有了这条腿,他就有潜力真正融入人类社会,做那些我们不愿意做的危险工作。腿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转过身来,在另一个展台。我又看到了比腿更难的部分:手。你想想,打拳这种大开大合的动作,和用手指去拿起一个薄皮鸡蛋,哪个更难?肯定是后一个,因为你怕把鸡蛋捏碎,要小心地控制力道。腿,解决了站得稳的问题。而手,要解决的是干得巧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手,腿的作用,是“把手搬来搬去”。手部的灵活度,就是人形机器人,从表演走向干活的终极挑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