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川普的巨大压力之下,美联储不得不两次降息,然而,10月30日在宣布第二次降息25个基点的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预期中的下一次降息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联储内部存在巨大分歧,一些地方联储反对继续降息的声音越来越大。这到底是因为什么?01高利率是当前虚假繁荣的“遮羞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长达十余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催生了一个在“廉价货币温床”上长大的市场。科技独角兽们依靠风投资金堆砌估值,上市公司通过大举低息负债回购股票推高股价,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在此背景下再度滋生。当利率高企,那些依赖于流动性“输血”的商业模式就必然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实体制造业。它迫使市场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去真存伪”:无法承受巨额金融成本的制造企业被淘汰,而全球资本在高利率吸引下涌入美国,冲进股市、期市、债市等金融市场,推高所有金融市场的市值,这就是华尔街要的“繁荣景象”。一旦降息,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要么是资本外流,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刺破金融泡沫;要么是更大的流动性带来金融市场更进一步的疯狂。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美联储所希望看到的。前者是直接的灾难,后者是酝酿更大的灾难。华尔街必须先找到降息后资本的明确去向,才愿意降息,比如有比美国金融市场更好获利的“韭菜地”。然而,目前的国际形势,这样的“韭菜地”太少了。此种情形之下,高利率显然是美国真实现状最好的“遮羞布”,不敢轻易揭开。02美联储真的担心降息引爆通胀么当前的通胀虽已从高点回落,但其粘性远超预期。华尔街清楚地知道,通胀是资产价值的终极杀手。如果美联储过早放弃紧缩立场,导致通胀预期失控,将迫使自己又不得不在未来采取更加猛烈、更加痛苦的加息措施。那将是真正的“硬着陆”。维持高利率,在美联储和华尔街看来,是一场必要的“排雷”作业,虽然过程煎熬,但总比直接踩上“二次通胀”这颗地雷要好。这是华尔街讲的故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