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美釜山会晤结束后,俄总理米舒斯京就紧急访华了。为什么这么着急来中国呢?核心就在于,压力太大了!没有中俄贸易合作,俄罗斯经济早就扛不住了。别看普京在俄乌战争的立场上,依然强硬,但俄罗斯的经济压力,却不能忽视。尤其是欧美对俄两大石油公司宣布制裁后,俄油出口是越来越难了。怎么个难法呢?一是,印度大幅减少俄油进口了。莫迪没有顶住特朗普的关税讹诈,但也不想彻底抛弃俄油,就选择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已经签署的俄油合同,继续执行。但是,印度民营炼油厂就不再新增俄油订单了,只保留了一部分的印度国营炼油厂的俄油份额。虽然俄油没有彻底失去印度市场,但想寻求更大的增量,几乎不可能了。二是,乌军对俄本土的石油设施,发起了凶猛的袭击。像俄油输送匈牙利的“友谊管道”,就遭到乌军两次空袭。这是俄油输送欧洲的最后一条直通管道。这条管道被炸毁,俄油就再也没有进入欧洲的直通管道了。它只能借道土耳其,进入欧洲。可借道土耳其,就要被土耳其再薅一把羊毛,价格只能更低。除了输油管道外,俄罗斯20%的炼油产能,都被乌军摧毁了。为了优先满足国内燃料需求,俄罗斯被迫禁止汽油、柴油出口了。三是,国际油价承压。在俄乌战争爆发的第一年,网上流传着一个普遍的说法:“俄军越打越有钱。”在2022年,确实如此。因为当时,俄军一开战,就把国际油价从60美元一桶,打到130美元一桶了。因国际油价暴涨,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刷新历史记录,不仅夺取了乌东四州,还大赚了一笔。可进入2023年以后,形势急转直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