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韩国釜山,一场持续近两个小时的中美元首会晤落下帷幕。会后,特朗普走出会议室,满脸红光,笑容满面,竖起大拇指:“如果满分是10分,我给这次会晤打12分!”好家伙,分数都通货膨胀了,看来这顿“外交大餐”,他吃得很香。可问题是,这12分,是真香,还是“装香”?美国到底退了哪几步?中国又拿到了什么?这场博弈,谁是赢家?先看特朗普的反应,会晤一结束,立马登上“空军一号”,火速回国“报喜”,嘴上说着精彩会晤,脸上写着“我赢了”,可问题是,他急什么?答案很简单:他现在太需要一场“胜利”了。大豆农场主因中国订单流失,怨声载道;华尔街怕贸易战拖垮股市,天天盯着他;民主党虎视眈眈,就等他外交失败好发动弹劾;最高法院还可能裁定他“全球加税”违宪,一旦失败,他的贸易大棒将彻底失效。所以,这场会晤,特朗普必须带回点“成果”,但你别说,他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精彩会晤”“巨大成功”“历史性突破”……一套话术下来,仿佛美国不战而胜,中国主动低头。可现实呢?美国取消了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10%关税,暂停了“出口管制50%穿透规则”一年,还叫停了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业的301调查。而中国呢?“相应调整”反制措施,暂停部分出口管制,并同意以市场价购买18万吨美国大豆。表面看,是“互相让步”。但实质上,是美国退回了贸易战前的状态,而中国,守住了核心利益,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三大战略目标:第一,稳住了大豆供应链,还顺手教训了巴西。10月以来,巴西大豆价格暴涨79%,出口商坐地起价。中国直接暂停12月和明年1月的订单,转头向美国采购18万吨,这一招,既保障了国内需求,又让巴西明白:“你不是唯一卖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