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是时候让人民币升值了》出现几处笔误,表现为低级错误。首先是把万亿打成了亿,其次是把28%打成38%。由于发现得晚,已经没法修改了。需要同大家说明的是,我是自己亲手打字,不是AI写作,身边也没有团队,连个帮我校对文字的人都没有,所以难免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敬请谅解。关于人民币该升值了,我的文章主要是从经济整体运行的成本收益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重点阐释了2024年18.39万亿进口与25.45万亿出口之间存在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这个内在逻辑就是通过进出口商品的数据分析简单推算成本收益的经济分析逻辑,基本结论就是:其一,进口的是原材料,出口的是制成品,进出口之间呈现出了明确的来料加工型经济特征。其二,进口原材料的成本就是18.39万亿,出口的销售额就是25.45万亿,原材料成本占到了销售额的72%。这个成本显然太高。其三,一方面是高进口成本,另一方面是低附加值出口,这导致我们的来料加工型经济呈现出高效率而低收益的残酷现实。我们进口商品的结构数据:油气能源占40%,矿石等工业原材料占30%,药材和初级塑料等初级制造品占10%,芯片和精密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占20%。注意这些进口项全是制造的成本,完全可简单归结为原材料成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