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职场的朋友都听过一句话: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同样办了一件70分的事,有的人向老板汇报时能讲出90分的效果,有的人留给老板的印象却只有50分。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来自曾国藩。话说曾国藩在同太平天国交战的过程中连连战败,心灰意冷,给朝廷上奏折时写出了“臣屡战屡败”这样的丧气话。幕僚看后建议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战、败二字顺序不同,奏折的意味陡变。原本慈禧太后听闻湘军再次战败十分生气,可看到曾国藩“屡败屡战”的奏折后,念其勇气可嘉,反而降旨嘉奖。为什么两个字换个位置意思就大不一样了呢?冯胜利先生在《汉语韵律句法学》如此解释:如果普通重音在句尾,那么由普通重音构成的全句焦点也在句尾,即“屡战屡败”中的“屡败”是全句焦点;反过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