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到底叫什么名字,其实一点都不重要

商业 · 2025-11-06

这两天,关于“饿了么是不是要改名?”的讨论,频频登上热闻。有网友发现,当更新到12.0.1版本时,那个熟悉的蓝色APP,名字变成了“淘宝闪购”。有人怀旧,说“爷青结”。有人分析,说淘宝闪购这个名字,似乎不如饿了么朗朗上口。还有人说,这不是把之前那么多年积累的品牌资产,推倒重来了吗?实际上,饿了么改名,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可以说顺理成章。叫什么名字,其实是这件事里最不重要的部分。借着这件事,我们还可以看懂整个阿里的大消费平台战略,以及如今中国零售市场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争取用4句话,帮你快速看懂。1、饿了么的本质,从来不是一个“外卖平台”,而是一个“最后1公里运力系统”。首先明确一个事实:饿了么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脱口而出,是外卖平台啊,我每天午饭都是靠它解决的。这倒也没有大问题。但就像iPhone只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而非核心能力。电商网站只是亚马逊的产品,而非核心能力。送外卖,同样只是饿了么的一个“产品”,而非“核心能力”。饿了么真正的能力,是调度两三百万骑手,每天完成八九千万单配送,在30分钟内触达城市的每个角落。是这种“最后1公里”的配送能力。过去十几年,饿了么用外卖这个最高频、最刚需、也最难的场景,硬生生打磨出了这套能力。2、这次的改名,本质是它成为了阿里即时零售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过去的中国电商有一个Bug:“快”和“便宜”不能兼得。淘宝买东西便宜,但两三天才能寄到。同城跑腿快,但价格就贵出一大截。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电商分为两部分:“仓”和“店”。仓负责储存,店负责零售。在过去,这两部分是分割的。你在上海下单一个小家电,“店”开在线上,下单只要一瞬间。但“仓”却在佛山。为什么要两三天才能送到家?就是因为仓的能力跟不上。那究竟有没有可能,又快又便宜呢?在以前很难,但在今天,有可能了。因为一套全新的体系,被滚滚向前的商业车轮催生了出来。这套体系分为两步走:仓店融合解决“前999公里”的问题。配送体系解决“最后1公里”的问题。先看“仓店融合”。既然速度慢的根源是仓和店不匹配。那有没有可能,干脆把它们合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