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举世瞩目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在韩国釜山举行,双方达成了重要共识。紧接着,商务部发布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贸易战,迎来了1年的休战期。那么,中美达成的共识是什么?谁吃亏谁占便宜了?其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博弈呢?一谈成现在的结果,非常难得。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时候,中美还在剑拔弩张,谁能想到,才过了十几天,中美就休战了?那么,中美到底谈出了一个什么共识,能让双方都偃旗息鼓了呢?目前,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较丰富的文本出来,双方肯定会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对共识进行发布和解读。要想知道共识谈出了什么,必须把两份文本对照起来看。先看看中国,一共公布了三点。第一点是美国取消10%所谓“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需要详细算一下今年中美贸易战的加关税情况。目前,美国对华的关税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础关税(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对等关税,在5月的日内瓦会晤后,处于暂停阶段。而这次呢?不仅再次把24%关税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关税,美国对华关税变成了20%。美国取消的这10%芬太尼关税,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为3月份那次中国的反制措施是针对美国农产品的。能逼美国人后退一步,难能可贵。第二点是美国暂停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国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显然,这又是一次对等互换。这里面,请大家注意两个点:1.中国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术和稀土成分“长臂管辖”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于“履行不扩散义务”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说,美国要买中国稀土,还是要申请许可证的。2.荷兰强抢中国的安世半导体事件,其借口就是美国的50%穿透性规则。但现在呢?50%穿透性规则停了,荷兰这边不就傻了么?第三,中美互相暂停港口税一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