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俄罗斯接连释放大招,先是26日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接着是28日又发射了“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俄罗斯方面吹得比较厉害的是“海燕”,不过在作者看来,“海燕”恰恰没什么鸟用,主要原因在于它太慢了,15小时飞行1.4万公里,跟民航客机差不多,用战机都能将它打下来。有军事评论员说这东西可用于撕破脸前谈判时的威慑,双方在谈判时让“海燕”在公海上一直飞以威慑对手。这其实没什么用,譬如古巴导弹危机,双方已经到了核大战一触即发的地步时,对方就不是让你进入到领海领空后才动手,而是会在公海上给俄罗斯划一条红线,越过红线就开干,等海燕抵达美国本土时,美国的洲际导弹也已经落到了俄罗斯人头上。海燕也不是完全没用,它最大的优点是航程很大,能飞几十个小时,所以可以从任意方向打击对手,能让对手没了“主要防御方向”,必须到处防御,增加对手的防御难度与强度。海燕这种东西并不稀奇,美国早在1957年就搞了“冥王星”核动力导弹,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没搞了。核动力导弹有一个天然毛病就是喷出的尾气有核污染,它飞一路就污染一路,不但染污俄罗斯本国,也容易污染邻国,但俄罗斯不在乎,这也是作者有时候比较讨厌俄熊这些搞法的原因。真正让作者觉得比较强的是“波塞冬”。按照俄罗斯的说法是它核动力能够续航很长时间,可以悄悄潜到对手海岸制造海啸,如果大量的波塞冬潜到对手海岸确实有威慑力。不过,既然都开始用核了,是海啸对手还是直接将核投放到对手上空,没有差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