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就是万众瞩目的中美马来西亚谈判。虽然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美谈了好几轮都没啥成果,但是10月24日可能会不一样,这一次美方很可能会做出重大妥协。讲一讲其中的逻辑。自从中方发布史上最严厉的稀土管制新规之后,中美博弈对抗有升级的趋势。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被大众忽略了,这些细节可能是揭开中美博弈升级原因的钥匙。最近媒体报道,在中方发布稀土新规之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给中方打电话,却被中方拒接了。这就有点奇怪了。最近商务部发言人就公开表示,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既然有这个谈大门敞开的表态,为什么又拒绝接格里尔的电话呢?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呢?这还真不是自相矛盾。与老美斗了好几年,过去我们对老美的基本态度是,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个表态是谈在前,打在后,最近这个表态文字没变,但是次序却变了——打在前,谈在后。这可不是简单次序变化,而是对美斗争策略重心的变化!谈在前,意思就是以谈为主,实在谈不拢了再打,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克制的力求维护斗而不破的策略。打在前,意思就是以打为主,一定要把老美打痛了,我们再坐下来谈,这是一个坚定的不怕与老美脱钩的斗争策略。为什么有这个策略的变化?因为老美太傲慢,并且言而无信!自4月中美贸易战之后,中美双方在伦敦在西班牙在瑞典连续谈了好几轮。虽然后续没什么进展,但是双方基本达成一种默契,就是不能单方面升级非贸易壁垒。结果呢?中美马德里谈判结束才过了二十几天,老美商务部就整出一个大动静——把中国大量公司列到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并且通过所谓的“股权穿透规则”无限制扩大制裁范围,导致高达几千家中国企业上了老美的制裁清单。与此同时,老美还执意推进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的301措施,并且以芬太尼为借口,对我们化学公司进行制裁。在美国人眼里(以格里尔为代表),美国可以肆无忌惮打压其他国家,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这还怎么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