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码登录/注册
  • 密码登录

登录失败,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


备注:已注册帐号可切换到密码登录,初始密码为123456。
收不到短信验证码请直接输入:9999
登录

国际 > 文章详情 2025年09月25日 21:02

中国正在焊死工业化的大门

 

2024年12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大会期间,发布了一份很有意思的报告:《工业化的未来》。报告基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模型与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国家工业实力的研究,并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在1980年仅占全球制造业5%,但到2024年已经跃升到了31.6%,并将在2030年达到45%。同期,美、日、德三国占比将分别萎缩至11%、5%和3%,三国合计仅占19%,不足中国的二分之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每两件工业制成品中,就将有一件产自中国,中国工业产值将达到美国的四倍!说实话,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达到45%这个数字也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产业链无可比拟的绝对核心,并焊死工业化大门。除了中国之外,全球其他国家将再无重整制造业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其1,产业分工发展的必然规律。很多人可能有点奇怪,按道理来说,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很高。但问题在于,17世纪末的时候,英国人口满打满算也才550万啊!刨去老人、女性、孩子,残疾人、病人,能进工厂的,也就100多万人。可为什么就是这100多万人,却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呢?答案很简单,那时候的工业,分工没有那么细。工人多集中在手工工场里面,能做圆形齿轮,也能敲长条铁轨,还能锻打铆钉。你可能马上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样搞,效率不行啊!干嘛不让工人只干一个工序,把工人来回走动、寻找零部件、挑选工具的时间都节省下来,用在工作上呢?没错,资本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分工协作诞生了。打铆钉的只打铆钉,敲钢轨的只敲钢轨,做齿轮的只做齿轮。人长期重复一件工作,手熟之后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产量增加,资本家也就能赚更多的钱。随着工业升级的不断进步,这种产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了。可能光一个齿轮,就要分出毛坯制作、‌车削加工、切齿、‌磨齿、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等一系列工序,分成不同的人来干。那么相应的,需要的工业人口也开始呈指数级上升,从百万级变成千万级。这样一来,英国的人就不太够了。所以,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制造业就开始向美国转移。因为那时候的美国人口已经达到了7600万人,足够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于是,美国开始崛起,并且…… 查看全文

上一篇: 终于认识到了… 下一篇: 中国的大转变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您想与文章作者互动请关注对应的公众号。本站提供便捷的导读服务,方便您查看优秀作者的文章。

相关阅读


最热文章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