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计划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来的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延迟退休政策不仅直接影响到劳动者领取退休金的时间和金额,还可能对劳动者的职业生涯、家务劳动分工,甚至养育子女和孙辈的投入产生深远的影响。延迟退休政策引发社会热议的背后,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0.7亿人,医疗保险覆盖13.8亿人,基本实现全覆盖。作为市场经济五大支柱之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走过三十年。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首次明确了“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并将其确定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维系机制。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从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在多地启动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目前已建立起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救济、优抚安置等内容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涉及范围最广、资金最多的一类保障,它将政府税收、企业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汇集起来,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生活和福利保障,具有风险分担和一定的再分配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