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验证码登录/注册
  • 密码登录

登录失败,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


备注:已注册帐号可切换到密码登录,初始密码为123456。
收不到短信验证码请直接输入:9999
登录

国际 > 文章详情 2025年11月28日 16:02

从中美实力论到俄乌战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针对朝鲜战场的形势,提出了那个著名的观点:“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后来这一观点被周总理作为朝鲜战争谈判的宗旨,下发到了中方谈判团队和前线部队。而事实上,美国人在板门店谈判时,也提出了差不多的观点:那就是‘以实力决定谈判结果。’在2021年的中美安克雷奇贸易谈判中,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在谈判中表示,中美双方要基于己方实力来决定如何对话。而美国两次提出以实力决定谈判结果时,都遭到了中方的明确反对。那么是不是中方是在知道自身实力不如美国的情况下才表示对美方观点的反对呢?而毛主席提出的‘战场上得不到,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的观点和美国的‘以实力出发’又有什么区别呢?区别是非常大的,虽然看上去二者所阐述的观点很相似,但其出发点却是风牛马不相及。因为毛主席的观点是对己的,而美国的观点是对谈判对象的。毛主席说的是只有提高自己的实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战果。同时也是在提醒谈判团队和一线部队,我们有多强的实力,就要争取到相应的谈判成果。基于实力的话,我们无法多要,但也不能少要。这种实力,是战场上打出来的。而美方的实力论,则是要求对方承认自己的实力,然后基于这种承认来确定谈判结果。也就是说,美国的实力是纸面上的,是通过并不能代表实战结果的统计数据来要求对方让步的。美国实力的依据是统计出来的。但事实情况是,无论是战争还是贸易战,都不能…… 查看全文

上一篇: 对待日本,复仇不是我们的头号目标 下一篇: 中国成功以日本之道还施彼身,高市想“收回”都晚了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您想与文章作者互动请关注对应的公众号。本站提供便捷的导读服务,方便您查看优秀作者的文章。

相关阅读


最热文章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