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超过GPS,构建宇宙时空坐标!

国际 · 2025-10-27

近日,《人民日报》披露,我国正式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明确: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中国将全面建设下一代北斗系统,并在2035年前实现从地球到月球的分米级实时高精度覆盖。构建地月一体化时空体系,如此雄图伟略,足以证明北斗已经超越GPS!按照构想,未来会打造一个覆盖月球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理解为绕月版的北斗,预示着月球基地建设已经被提上了日程。月球基地,就是中国人进军宇宙的中继站!北斗导航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一步步、踏着时代脉搏、硬生生拼出来的全球奇迹。1994年,北斗一号立项。当时全球导航系统只有美国GPS一家独大,欧洲伽利略、日本准天顶系统都还在图纸上。全世界都在质疑,中国怎么可能建得起全球导航系统?但是30年,北斗实现了五次跨越,让质疑者无言以对:1994年到2000年,北斗迈出第一步,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建立北斗一号系统,实现区域服务,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卫星导航的国家。2004年到2012年,北斗迈出第二步,北斗二号建成亚太区域组网,定位精度达到10米量级,北斗导航设备在中国沿海、民航、国防全面使用。2015年到2020年,北斗迈出第三步,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55颗卫星在轨运行,信号覆盖全球。2020年到2024年,北斗迈出第四步,北斗民用精度达到亚米级,基准站网络实现全国厘米级定位,北斗系统进入全球民用设备核心。2025年,北斗迈出第五步,建设下一代北斗,实现分米级实时精度、覆盖月球、统一地月时间基准。这标志着北斗正式超越GPS,成为全球新一代时空体系主导力量。最新信息显示,我国已在地月空间成功部署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的三星星座,形成地月导航实验网。地月空间是地球同步轨道(3.6万公里)外、受地月引力共同影响的空间,范围可达200万公里。这个区域,未来是载人登月、月球采矿、星际通信、深空探测的主战场。地月三星星座,就是北斗系统的先遣队。三颗卫星以DRO轨道飞行,形成稳定的百万公里级星间测距与通信链路。这意味中国率先在地月之间架起了时空坐标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