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逆向投资者,你是哪一种?

市场 · 2025-10-26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标着你无法理解的天价商品时,你会摇摇头离去,但在投资的世界里,你更可能投身其中。这就是金融世界里,最常见也是最令人费解的现象——金融泡沫。传统的投资理论总是把泡沫归咎于投资者的非理性,但泡沫才是人类“有限理性”的必然结果。比如“害怕错过”心理(FOMO):泡沫没有明确的标准,取决于基本面的后续发展;即便是泡沫,其最终的泡沫程度和破裂的时间更是无从判断。这就导致,即便是一个专业投资者,用各种估值方法都无法理解股价的乐观从何而来,他也不敢轻言泡沫。比如从众心理:个体希望得到社会认同、避免被孤立,倾向于随大流,相信多数人的选择更安全,尤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更容易模仿市场主流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Asch(1951)的从众实验显示:即便知道大多数人是错的,仍有超过1/3的被试者会选择随大流。还有,“投身泡沫”有时是一种利弊权衡后的理性选择。投资应该追求绝对收益,但机构投资者迫于各种排名的压力,不得不看重相对收益,跟大家一起投身泡沫,反而比独自对抗泡沫更理性。那为什么没有排名压力的个人投资者也越来越看重相对收益呢?金融世界是社会的一部分,投资回报可以成为社会地位的一部分,看到别人收益丰厚,你会感到焦虑,不想被落下,就要投身泡沫。泡沫,其实是人类社会集体心理机制的放大效应。正如凯恩斯所说:“按传统方式失败,比以非传统方式成功,更能保住声誉。”不过,人总是健忘的,当泡沫过去,世界一片狼藉,那些曾对抗泡沫的少数逆向投资者,就变成了这个世界的英雄。每一个人都有“英雄情结”,都曾在某一个时刻尝试过对抗市场泡沫,但前面说过,投身泡沫未必不理性,那对抗泡沫也未必理性,今天就聊一聊逆向投资这件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