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梗大流行,文化失语症正在中国蔓延

观点 · 2025-10-24

一个魔幻的现象,文化失语症正在中国全面大蔓延。前段时间央视新闻报道了一个非常魔幻的现象,现在的学生满口都是网络热梗,他们赞美一个事物只会说YYDS,表达情绪低落只会说emo,表达夸赞只会说绝绝子,还有什么破防了、绷不住、包的包的、唐完了、闹麻了这些梗词,也在学生群体中广为流行,他们的话语千篇一律,成语是不会用的,谚语是不懂的,歇后语也是不曾掌握的,他们唯一会的就是这些网络热词,这种无法用语言精准表达自己的情绪,只能用网络热梗来模糊表达的现象,就被称为文化失语症。根据中国语言学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群体的主动词汇量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递减,在年轻人的沟通过程中,表情包取代了文字表述,万能梗覆盖了具体描述,有时候你和他们说了一大堆话,他们可能只能回复一个字——典!然后配上一个熊猫头的表情。这种现象像病毒一样在生活中传播,以每秒数万次的速度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寻找新的宿主,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还在重塑我们的深层认知,让这个社会的共情变成了一件愈发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为只是年轻人的一种表达习惯而已,刚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表达方式,每代人都会新增一些网络热词,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但后来我和很多10后沟通交流之后,我终于发现为什么有语言学专家会称呼这个现象为文化失语症了,因为它不是简单的使用新词那么简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简单举个例子说明,比如说你今天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内心非常委屈,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如何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呢?可能是这样的——今天加班到晚上10点,回家发现饭凉了,想起这礼拜都没好好陪爸妈,感觉又累又委屈!你说完这句话,其他人就能精准理解你的情绪,你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情绪低落的,大家一下就能抓到情绪的重点,从而知道如何来安慰你。可是现在的10后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表达的不?非常简单,可能就是一句——我破防了,然后就是一堆的表情包。这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他们的语言非常干,精准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也变得非常弱,就像把自己能说心里话的舌头给捆住了一样,全都是什么绝绝子、破防了这些词,你说外人怎么能够理解你到底是因为什么难受,又怎么能找到合适的角度来共情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