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扛不住了…

观点 · 2025-10-23

刚刚,奔驰被曝正在实施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目标高达3万人离职。截至目前,已有约4000名员工接受遣散方案离职,曾经照耀中国中产的“三叉戟星辉”,瞬间暗淡了不少。奔驰算是在燃油车里比较能熬的了,但也无法对抗趋势的扭转。根本原因,就是油车打不过,而新能源车,产品迭代"龟速”成为首要短板。其实早在2016年,奔驰就前瞻性推出了电动品牌EQ系列,却始终未能拿出竞争力产品。EQ系列续航虚标、车机卡顿等问题频发,旗舰车型EQS在华月销不足500辆,不及蔚来ET7的1/3。2025年前三季度,奔驰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仅13.86万辆,同比下降7%,不仅远低于宝马的32.3万辆,更被中国新势力甩在身后。这种差距背后,是燃油车时代的技术路径依赖。当中国车企在800V高压平台、智能座舱领域快速迭代时,奔驰仍在燃油车研发成本的泥潭中挣扎,单台燃油车均摊研发成本超2万元,是比亚迪海豹等竞品的2.5倍以上。其次是渠道上的问题。在新势力直营店以透明价格和科技体验吸引用户时,奔驰4S店仍依赖"装潢加价"维持盈利,销售人员对800V超充、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的话术生疏,难以应对高学历消费者的专业提问。作为"大象转身"的典型代表,奔驰既要维持燃油车产能,又要投入电动化研发,双重压力下不得不通过裁员节流,而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暴露了传统车企在能源转型中的被动处境。再加上新能源车这些年,发展太快了。2018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仅1.42%。到了2025年9月,这个数字变成了58.37%,是原来的41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