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分导读

未来几年,餐饮得换种赚钱思路了
商业 · 2025-10-22
10月16日,美团在北京开了一场餐饮产业大会。这场大会,阵势很大。全国上千名头部餐饮品牌的创始人,比如老乡鸡、眉州东坡,等等等等,都来了。美团自己的核心高管,比如王莆中,也做了很重要的分享。我也很关注这个大会。不光因为我们和美团的伙伴非常熟悉,更是因为今年的餐饮行业,确实发生了很多大事,比如预制菜风波,又比如早些时候的外卖大战。所以,大会结束之后,我们也找到了美团的伙伴,又做了一次深度的采访和请教。聊完之后,收获很多。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今天的中国餐饮行业,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结构性变化。什么结构性的变化?这场关于预制菜的风波,或许是今年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9月初,罗永浩发布微博,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却未告知消费者;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回应,“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引爆全网讨论;每个顾客,都在担心吃到预制菜,每个店家,都在拼命证明自己不是预制菜。为什么一个始于“菜是不是现炒的”简单问题,最后却越吵越乱,成了一场关于信任的巨大危机?我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事实。事实1:整个事件不是事实之争,而是定义之争。很多人觉得,贾国龙在撒谎。他一边说“西贝没有预制菜”,一边又用了非门店现做的半成品。但奇怪的是,他却敢把后厨开放,让你随便看。为什么?因为,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只有“塑料包装,微波炉复热”的料理包,才叫预制菜。而中央厨房处理的牛腩、羊腿,属于“预处理食材”,不算。但在大多数消费者看来,只要不是在餐厅后厨从头到尾现做的,都算预制菜。一方是“行业定义”,另一方是“大众定义”。双方的标准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就“鸡同鸭讲”。这不是关于“做没做”的事实之争,而是关于“叫什么”的定义之争。事实2:对规模化的餐饮品牌,预制菜是安全和效率的更优解。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认知:一家小饭馆,老板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新鲜蔬菜回来现炒,肯定比用工业化的半成品要安全。在单体小店的模式下,这个认知,大概率是对的。但当一家餐厅,变成200家、500家全国连锁时,情况就完全反过来了。你想想,到底是管理一个集中的中央工厂容易,还是管理200个分散的、各自采购的后厨容易?你如何确保那200家门店,今天买的西兰花,都没有农药残留?明天买的牛肉,都没有变质?分散采购,意味着风险的指数级放大。而中央工厂的模式,恰恰是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处理、全程冷链,把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了最低。事实3:既然两边聊不到一起,那透明化就是最后的解决方案。 查看全文
其它推荐:
-
黄金暴跌背后!
国际
· 2025-10-22
-
中美博弈,波及全球
国际
· 2025-10-21
-
拿台湾当“礼物”,不过是特朗普的困兽之斗
国际
· 2025-10-22
-
台湾出现了一个风向变化!
观点
· 2025-10-21
-
抗议国王特朗普,丑态百出众生相!
国际
· 2025-10-22
-
两年剿灭50万敌人,他确实很强!
国际
· 2025-10-22
-
10月21日分析:反弹
市场
· 2025-10-21
-
到底谁是晚清2.0
观点
· 2025-10-22
-
美国已经借不到钱了,等待它的是无底深渊
国际
· 2025-10-22
-
百年大机遇,来了?
国际
· 2025-10-21
-
关键时刻偷鸡蚀米不说,这国还神助攻中国一箭三雕
国际
· 2025-10-21
-
特朗普懵了:中国被排除在外,也将受益!
国际
· 2025-10-22
-
特朗普一镰刀就割走千亿人民币,却用来修园子
国际
· 2025-10-22
-
日本新内阁公布
国际
· 2025-10-22
-
别走死路,中国警告美国
国际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