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发经济,我们可能理解错了

商业 · 2025-09-30

关于银发经济,我们可能都理解错了。媒体上,报告里,到处都在说,中国正在快速“变老”。于是,我们脑海里,也全都塞满了各种关于“老年人”的想象。比如,他们有钱有闲。比如,他们爱旅游,国内逛遍名山大川,国外打卡热门景点。再比如,他们舍得投资健康,保健品,营养品,样样都愿意买最贵的。可是,这种“以为”真的就是对的吗?我们真的了解老人吗?前段时间,我在办公室看到了一份青山资本的报告,刷新了我的一些认知。作为国内著名的天使投资机构,青山资本的报告和研究,往往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在这份叫《老,无所“依”丨青山资本2025年度研究》报告里,青山资本基于大量的数据,研究了中国的银发人群。我反复读了几遍,有个很深刻的收获:今天中国的银发人群,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分化,而只有理解了这种分化,你才能抓住这里面的机会。怎么理解?就从很多人都误解的一个词:老年。说起吧。你可能会觉得,这还用问?头发白了,体力衰退了,脸上长皱纹了,这就是老了。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是的,生理上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报告告诉我们,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老年”,本质上,是一个近现代社会的“制度发明”。什么意思?这就像“周末”这个概念。你觉得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是天经地义的。但其实,它被发明出来的历史,也才一百多年。“老年”也是如此。在工业革命之前,“年长”意味着什么?它不意味着衰落,恰恰相反,它代表着智慧、经验和权威。老人的存在,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那这种观念,是因为什么而被改变的呢?答案是工业革命。在流水线上,年龄大了,就意味着体力衰退,效率降低。1889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推出了现代养老金制度。规定年满70岁可以领取养老金。第一次用制度定义了“老年”。从此,老年从一个模糊的生命阶段,变成了一个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