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焦虑的本质,是一直处于怕的状态

生活 · 2025-09-26

一个人可以为了无数事焦虑。从死亡,到失业,到失恋,到自己身体的病痛,甚至也可以为了台风焦虑,为了阳台上可能会被台风吹倒的一棵鸭脚木焦虑。但所有焦虑的本质,归根结底,就是一直处于怕的状态——我们害怕自己的想法,接着又害怕被这些想法所影响。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怪圈。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所有的情绪,本质上都是对欲望的反应。而焦虑这种轻微的恐惧,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欲望会遭遇失败。我们想要稳定的生活,这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当我们把「稳定收入」做为欲望对象,就意味着当我们预期自己的这一欲望很可能会失败的时候,焦虑就开始了。这就是如今最普遍的,失业焦虑的源头。在上台之前,害怕自己会搞砸,害怕他人的嘲笑也是同样。害怕不是坏事。这意味着你可以未雨绸缪,拥有在晴天修缮屋顶的机会。事实上,一个人没有焦虑的情绪,就不可能拥有自我约束,为了长远目标努力的能力。关键的问题在于:焦虑的情绪会持续多久?如果每当焦虑来临的时候,你都为你的目标展开行动或者计划——譬如每当你对身材感到焦虑的时候,都让自己节制饮食;每当你对失业感到焦虑的时候,就计划周末去学习新的技能并执行计划。那么这些焦虑就是健康的。事实上,一旦你开始行动,又或者做好计划,并拥有执行计划的经验,你的焦虑会立刻消失。但如果焦虑的持续时间很长,那么你就需要应对这种焦虑的认知模式。在这里,我指的「时间很长」,并不是一整天或者半天,而是…… 查看全文